四川动物

晚明时期诗人诗词中园林动物审美偏好比较研究

 

1 研究概述

1.1 晚明时期的古典园林

在中国古典园林历史上,文人为官出仕,既热爱游山玩水,又参与建造私宅即文人园林。回顾文人园林的发展历程,明清时期是文人园林发展的鼎盛阶段,其中尤以晚明文人的园林活动最为活跃[1]。随着经济、文化的繁荣与社会转型,晚明涌现出一大批寄情于山水并热衷造园的文人墨客。这些作品既体现了晚明雅致与尚奇的时代特征,又因园主趣味和当地环境因素影响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[2]。因此选取晚明时期古典园林进行研究。

1.2 诗词中蕴含园林动物审美偏好

文人多寄情山水,游历赏玩,因此留下大量诗篇。诗句中多有对植物、动物的描写,用以借景抒情,抑或托物言志。例如上海松江诗人陈继儒在《缺题·其一》中写道:“庭前双桂窗留影,时宿寒鸦与断云。”描绘了一幅庭院中寂寥闲适的秋景。以诗词中的园林动物审美为主题,以文字作为数据,可以更加客观地研究审美偏好。

2 数据获取

2.1 不同地区代表诗人选取

根据现可查阅的诗词量与其中所含动物量,对全国诗人进行初步选取,其中以江南地区最为丰富,其次为湖北、山东地区,故选取此3 个地区进行地域比较分析。为保证选取的诗人诗句代表性可以客观反映园林审美总体特征,根据诗人数量在江南、湖北、山东地区分别按比例选取而非等额选取,于是各选取3 位、6位、5 位诗人。

晚清时期的诗人具有诗派特征,突出反映为“后七子”与“公安三袁”。入选诗派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其文学水平,于是以此两诗派为主选取代表诗人。对诗人的数据获取包括姓名、身份或在诗坛的地位、人生经历、籍贯、时代、造园实践和诗集共7 个部分。

2.1.1 山东地区诗人。山东古典园林在空间布局上极具北方园林的特色,具有前朝后寝、轴线对称、仿景缩景、障景漏景等特点,无不蕴含着浓厚的儒家思想和文化精髓,兼有道佛两家思想的渗透[5]。山东地区明清时期的诗人群体在文学史上长期评价偏低,事实上,明代李攀龙、谢榛首振诗风,完成了对台阁体的革命:“清初山东诗教最盛”[6]。本研究选取李攀龙、谢榛、王跂作为山东地区诗人代表进行后续比较分析(见表1)。

2.1.2 江南地区诗人。江南地区是晚明时期文人的造园实践活动最集中之地[1]。不仅此时期的文学大家计成、文震亨、李渔等江南文人撰写了《园冶》《长物志》《闲情偶寄》等中国古典园林史上之作。在其造园论著中,晚明江南文人鲜明地表达了他们独具特色、多元相济的园林美学思想[7]。同时也诞生了王世贞弇山园、愚公谷、顾大典谐赏园等历史名园。本研究选取陈继儒、王世贞、顾大典、徐中行、宗臣、徐渭共6 位作为江南地区诗人代表进行后续比较分析(见表2)。

表1 山东地区诗人信息归纳表

2.1.3 湖北地区诗人。湖北地区的诗人以“公安三袁”最为著名。其三人的园林作品在晚明众多园林中独树一帜,他们的造园历程与造园作品以诗歌、园记、日记、游记和书信的形式出现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,包括《白苏斋类集》《袁中郎全集》《珂雪斋集》等。他们受荆楚地域风貌影响,在园林营造中表现出自然野趣、清新脱俗的风格特征[1]。本研究选取吴国伦、李维桢、袁宏道、袁中道、袁宗道共5 位作为湖北地区诗人代表进行后续比较分析(见表3)。

表2 江南地区诗人信息归纳表

表3 湖北地区诗人信息归纳表

2.2 不同地区代表诗句汇总

通过诗人、地区、诗词中涉及的动物、诗名、诗句、该动物的审美特点、所撰写的季节时间、所在场景、场景气质9 个分类对所查阅到的诗句进行归纳汇总(见表4)。

表4 诗词归纳方式示例

3 分析

3.1 诗词类型分析

根据诗词类型,可以分为田园诗、咏物诗、寺观园林诗、题画诗和山水诗。许多田园题材的组诗例如王世贞的《弇园杂咏四十三首》,可从中看到对园林景致的描写。也有直接歌颂园中动物的诗,例如《咏蝉》《咏萤》。山水诗中融入了非常多的园林要素,山、水、石、屋、木均有涉及,尤以山水、花木为胜。根据图表可知,晚明时期涉及动物描写的诗句多以田园诗、山水诗为主。

3.2 诗句动物元素分析

诗句中涉及的动物元素可以分为鸟类(禽类)、昆虫类、宠物类、两栖动物类、大型动物类和家养类。出现在山东地区诗人诗句中的动物多以鸟类(禽类)为主,有较少的宠物类、大型动物类、昆虫类。而湖北地区多以鸟类(禽类)和大型动物类为主,有较少的宠物类、昆虫类。其中大型动物包括马、鹤、骆驼,并且出现了独特的家禽类型:斑鸠。出现在江南地区动物多以鸟类(禽类)为主,其他类型涵盖较全,出现频率大致相同。

上一篇:本刊被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