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动物

生物学论文_辽宁省建平县水泉遗址动物考古研究

 

文章摘要:作为草原丝绸之路的起点,辽西地区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。文章对辽宁省建平县水泉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了鉴定和分析。结果表明,在出土的409件可鉴定脊椎动物骨骼中,家猪(Sus domesticus)骨骼可鉴定标本数(NISP)占比为63.75%(最小个体数(MNI)为14件,占比35.90%),显示家猪为水泉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先民主要的肉食来源。以家猪为主的家畜饲养业,也侧面反映出该遗址相对发达的农业经济。绵羊(Ovis aries)和黄牛(Bos taurus)的骨骼NISP占比为22.22%(MNI为11件,占比28.21%),显示该遗址也存在畜牧经济成分。对比辽西地区不同区域的动物考古结果,可以发现该区域遗址出土家猪骨骼的NISP比重范围为51.44%±12.31%(n=5),即均采用家猪饲养作为最主要的动物利用策略;而且东南部平原丘陵区少见的、以绵羊、黄牛为主的畜牧业多见于西北部山地丘陵区。此外,对比我国北方长城沿线地区自东向西31个考古遗址的动物考古研究结果认为,不同区域动物性资源获取及利用策略差异显著:辽东半岛和辽西地区丰富的降水促使这两个区域的农业在距今4000年前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,进一步导致家猪饲养成为重要的生业模式之一;但是在西部的河套地区,相对干旱的环境条件导致该地区只能支撑起以牛、羊畜牧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,其NISP所占比重最高可达82.62%,并且河套地区家养动物的NISP所占比重也远高于另外两个地区。

文章关键词:

论文分类号:Q95-09;K8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