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死手掌”变“活手掌” ,四川遂宁4名医生9小
对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的4名医生来说,他们历经9个多小时,完成了一个“掌上”大工程——遂宁市10年来首例断掌再植术。
从夜幕低垂到旭日东升,他们帮一名65岁的断掌老人成功再植,2根动脉、4根静脉、3根神经、18根肌腱、4个腕骨、1个掌骨,在9个多小时不间断的手术中一一接上。其中,有1根动脉和1根静脉,还是从患者前臂取出桥接而上的。
医生正在做“掌上工程”。
断掌再植,是业内公认的一项高难度手术。1到2毫米粗的血管,医生在显微镜下完成,血管用的显微缝线,不仅考眼力,也靠耐力,而9个多小时超长的手术时间,更非常人能忍受。
4月15日15时25分,65岁的王敏(化名)工作时不慎被电锯切断手掌,在家属陪同下被送入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,一个透明的塑料袋装着离断的手掌,整个人身心状态相当糟糕。“我就看到患者意识淡漠,整个人也不抱能接回手掌的希望了。”遂宁市中心医院骨科中心一病区副主任李磊说,在遂宁骨科领域内,至少有10年没有做过断掌再植的手术了。
医生正在做“掌上工程”。
看到患者后,遂宁市中心医院骨科中心骨一病区手显微外科治疗组长余晓军、苏登医生,以及李磊、陈林、曹旦博医生迅速支援。
一场难度不小的掌上工程,从15日18时拉开帷幕。王敏被推进手术室,麻醉医师在麻醉的同时,一组人已开始将离断手掌进行了清洗及清创,只为尽量缩短王敏断掌的缺血时间。
在完成创面清创后,将腕骨及掌骨予以固定。
接下来,要给予血管吻合,而难度系数最大的,也在这里。余晓军和苏登医师主要负责吻合血管,据余晓军医生介绍,吻合一根血管需要15到20分钟,在手术显微镜之下,每一步的操作都必须小心谨慎,医生的手在显微镜下操作,细微的抖动都有可能导致血管破裂。
医生正在做“掌上工程”。
“患者的年龄很大了,年龄越大,血管情况越不好,我们在做手术时,发现王敏有动脉粥样硬化——即由于脂质代谢障碍,沉积在在动脉壁形成斑块、甚至血栓,导致动脉壁变厚、血管狭窄的表现,老人的血管弹性很差,术后形成血栓可能性大。”余晓军表示,考虑到这一点,医生们给她多缝了几根血管,从前臂取了两根静脉,来手掌处“帮忙”,桥接了桡动脉、尺静脉,让发生血管危象(即显微外科缝合小血管后产生吻合口痉挛或栓塞,造成血流不通畅,器官或组织出现缺血或淤血现象,早期常为血管痉挛,晚期出现栓塞)的可能性更低。
接完血管,接着缝合肌腱和神经,也耗了三四个小时。
余晓军和苏登
凌晨3时32分,这场做了9个多小时的手术结束,医生们为患者缝皮后,还做了局部减张术,避免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。手术完成后,断离的手掌接上了,白色的断掌变红润,有了温度,手术室里疲惫不堪的4名医生、2名护士、1名麻醉师松了一口气。
但很快,手术医生们又紧张了起来。“我也担心红手掌,又变成白手掌。”?在余晓军看来,目前还只是第一步。“术后72个小时之内,是血管危象发生的高峰期。现在是危险期的第一天,后续我们还要用一些抗凝药物、抗血管痉挛及抗感染的药物,做一些屈伸锻炼等。万一出现了血管危象,就会出现缺血的表现,就可能又要把伤口重新切开,面临重做。”
李磊副主任回忆,过去他读书时,曾经遇到一例断掌接合手术,在10个小时手术后,患者出现血管危象,同组人又重新做了10个小时手术。
16日白天,王敏正在医院做热疗,护士也在用一些药物帮助老人减轻血管痉挛,“手术恢复情况好,千万不要因为护理疏忽,浪费我们9个多小时的努力,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失,每半个小时就要看一眼病人状况。”李磊对护理人员交代道。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