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动物

与“国宝”为邻:四川“熊猫村”的绿色新春

 

青山环绕的关坝村。 杨勇 摄

(新春走基层)与“国宝”为邻:四川“熊猫村”的绿色新春

中新网成都1月25日电 题:与“国宝”为邻:四川“熊猫村”的绿色新春

记者 贺劭清 岳依桐

走过一条牦牛踩出的狭窄山道,路的尽头已没有“路”,穿过茂盛的植被,四川宝兴县硗碛藏族乡护林员杨学全轻车熟路,径直向前走去。不远处,是杨学全和村民们口中的“花子(大熊猫)的窝”,也是大熊猫国家公园“人退猫进”的核心保护区。农历虎年春节临近,为防止冬季干燥走火,这位58岁的护林员加大了进山护林、监测野外大熊猫的频率。

四川宝兴被誉为“熊猫老家”,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,现有野生大熊猫181只,81.7%的县域面积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。入冬以来,坐落在夹金山之下的硗碛藏族乡因村民多次偶遇大熊猫而受到关注,这座古老村寨也被网友亲切称为“熊猫村”。

关坝村又被称为“白熊部落”。 杨勇 摄

“我们村的老人最早不晓得花子是保护动物,只知道它们比其他动物都要花、要胖,就像天上来的,所以常会告诉小娃娃‘见到花子不要碰'。”经年累月地巡山护林,杨学全曾参与三次野外大熊猫救助,能够熟练地从不同大熊猫粪便中判断出它们的年龄、健康状况。他说,自己几乎每次进山都能看到大熊猫粪便,到了农历三四月大熊猫发情期,最容易与这位熟悉又陌生的邻居相遇。

正在检查红外相机运行情况的巡护队队员。 杨勇 摄

中国成立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“国宝”大熊猫,相当于撑起了一把“生态保护伞”,协同保护了国家公园内金丝猴、雪豹、红豆杉等8000多种伴生珍稀动植物。“近几年我越来越常接到村民的举报电话,大部分是猴子偷玉米、野猪拱菜地。”杨学全说,县林业局给村民的庄稼上了保险,每次接到举报电话,他都会第一时间前往村民家中拍摄“作案痕迹”,帮村民申请保险。

跨川陕甘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,为其范围内的村庄带来了新机遇。“村民们经常会结队捡山上的白色垃圾、溪流冲刷出的湿树枝,也不会砍林中的干柴,因为大熊猫和生态,是我们发展旅游、农产品最好的‘绿色招牌'。”硗碛藏族乡村民长明介绍,村里不少年轻人开起了“藏家乐”,准备趁春节旅游旺季大干一场。

硗碛乡村民展示自己拍摄的大熊猫短视频。 贺劭清 摄

“过去过度砍伐、渔猎,不仅破坏生态,收入更是微薄。经过13年的生态修复,如今我们和30余种野生动物成了‘好邻居'。”四川平武县木皮藏族乡关坝村村支书乔良告诉记者,该村95%的面积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,隔三差五就有黑熊跑到村里抱走蜂箱偷吃蜂蜜。村民依托绿色生态发展养蜂产业,人均年收入超过元人民币。

平武县是中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中野生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县。因关坝村文献曾将大熊猫记录为“白熊”,这里曾被称为“白熊部落”,时至今日,仍有人在村中寻觅“白熊”踪迹。2015年9月,关坝村成立了中国唯一一个探索以社区为主导、创建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为目标的自然保护小区,其生态保护相关事迹入选“生物多样性100+全球典型案例”。

虽然大熊猫不常下山,但关坝村在山中设置的40多个红外相机,每季度都能拍到其憨态可掬的身影。“除了大熊猫,川金丝猴、黑熊、豹猫、扭角羚等野生动物都经常‘出镜'。”指着电脑里保存的视频影像,关坝沟流域自然保护小区理事长、巡护队队员孟吉略显骄傲。

硗碛藏寨画上大熊猫图案。 贺劭清 摄

孟吉说,最初巡护队只有7名队员,但现在全村村民都不同形式地参与到了生态保护中。为确保野生动物“过个好年”,大家有时甚至会在野外过夜。“巡护期间偶遇野生动物,我们会静静等待它们离开,不打扰‘邻居'自由自在的生活。”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