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动物

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竟遭层层转卖 四川公

 

小熊猫

封面新闻记者 钟晓璐 实习生 钟坤靓

深耕线索两年,四川警方一举查获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川金丝猴18只、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小熊猫17只,抓获15名犯罪嫌疑人,摧毁了这个横跨多省市的特大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团伙。

2月21日,记者从四川省公安厅了解到,这起特大危害珍贵、濒危野生动物案件是四川警方侦破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级别最高、数量最大的野生动物特大案件。

案件背后,是有人在高额利益驱使下,铤而走险,将盗猎而来的野生动物层层转手,“洗白”后流向了全国各地的民营动物园,从中牟取暴利。这条黑色产业链是如何浮出水面?警方如何深挖经营将犯罪团伙一网打尽?对此,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办案民警。

“二进宫”男子出狱后重操旧业

贩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

时间追溯到2019年,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公安部开展了“依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专项行动”。专项行动期间,雅安警方接到重要线索,四川绵阳的男子李某华有可能正在大量贩卖野生动物。

“二进宫”的李某华此前因买卖野生动物获刑十余年。难道刚出狱不久,他又开始了重操旧业?带着疑问,2020年4月,雅安警方找到了李某华。

面对警方的怀疑,李某华当场进行了否认。凭借着多年的办案经验和职业敏感性,雅安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综合大队大队长贾世忠综合判断,事情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,李某华并没有收手。

之后,一系列的侦查更加证实了贾世忠的看法。警方发现,李某华与龙某军等多名猎人保持着密切联系,在半夜很多特殊时段行动轨迹有叠加重合的地方。

“为躲避警方打击,李某华与其他人沟通十分谨慎,他们有自己的行话,把小熊猫称为‘小猫',川金丝猴称为‘长尾'。”贾世忠介绍。

川金丝猴

为掩人耳目,李某华还专门在绵阳隐蔽的山上,找了一处果园,将从猎人收购小熊猫、川金丝猴这些野生动物藏匿在此,果园里养的鸡鸭兔子等家禽,就把野生动物的味道掩盖了。

是怎样高额的利润让李某华冒着“三进宫”的风险干这些非法的勾当呢?贾世忠告诉记者:“川金丝猴和小熊猫十分可爱,具有很强的观赏性,市场需求大,但对资质要求较高,很多动物园走正规途径很难获取到这些资源,特别是2019年专项行动以来,很多非法养殖场被打击,加上需要养殖繁衍这些野生动物需要层层审批,手续繁琐。”贾世忠介绍。

记者查询到,按照相关法律规定,禁止出售、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。因科学研究、驯养繁殖、展览等特殊情况,需要出售、收购、利用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,必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;需要出售、收购、利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,必须经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。

李某华在这个圈子混迹多年,深谙这些民营动物园想要快速获取这些野生动物资源赚钱的心理,于是利用自己在圈子的人脉,通过别人的引荐介绍,主动联系到铜陵市的一家动物园的管理员,推销“产品”。

盗猎赃物“洗白”流向民营动物园

交易链条涉及多省份

顺着李某华这条线,警方循线追踪发现,李某华的下家涉及安徽、江苏、山东等外省的多家动物园。这条黑色产业链背后,是一个集猎、购、运、销、“洗白”为一体的特大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团伙。

贾世忠透露,猎人以大约1.3万元左右的价格,将川金丝猴出售给李某华,李某华再以7.5万左右的价格出售,铜陵动物园从李某华非法收购川金丝猴以后,漂白了身份,以繁育自我繁育的方式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出售,漂白身份之后,动物园再以单价每只50万的价格再向其他动物园出售。

川金丝猴

记者发现,在这条黑色产业链中,铜陵的这家动物园也只是中间商。“经过他们的洗白,本是属于非法贩卖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,却被打上了合法的标签,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被他们层层转卖,价格竟然能翻近40倍。”贾世忠介绍。

2020年12月3日,警方研判发现,李某华和儿子李某秋以及司机刘某一起,将从四川绵阳出发到甘孜泸定的猎人龙某军那里去拉小熊猫。收网行动事不宜迟。